五位百法

r

《 大乘百法明門論》 ,這是印度世親菩薩造,唐代玄奘三藏譯。為一本十支之學中的略陳名數支在《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立六百六十法,而世亲菩萨造《百法明门论》,自六百六十法的名数中,摘要录出一百种法,复束之以五位,来阐述宇宙万有的现象、与万法唯识的关系,这称为‘五位百法’。法相宗以瑜伽师地论为本论,称为‘一本’;其他释论为支论,支论有十,称为‘十支’此十支论即:(一)百法明门论,又作略陈名数论。本论系略录本地分中之名数,而以一切法无我为宗。(二)五蕴论,又作粗释体义论、依名释义论。以上二论为天亲所造。本论略摄本地分中之境事,而以无我唯法为宗。(三)显扬圣教论,又作总苞众义论。无著造。乃错综瑜伽十七地要义,而以明教为宗。(四)摄大乘论,又作广苞大义论。无着造。总括瑜伽深密法门,诠阿毗达磨摄大乘一品宗要,而以简小入地为宗。(五)杂集论,又作分别名数论、广陈体义论。无著等作。总括瑜伽师地论一切法门,集阿毗达磨经所有宗要,而以蕴处界三科为宗。(六)辩中边论,又作离僻彰中论。本颂为慈氏菩萨造,释论为天亲造。本论叙七品,以成瑜伽法相,而以中道为宗。(七)二十唯识论,又作摧破邪山论。释七难以成瑜伽唯识,而以唯识无境为宗。(八)三十唯识论,又作高建法幢论。以上二论之本颂为天亲所造,三十唯识之释为护法菩萨等十师所造。本论广诠瑜伽境体,而以识外无别实有为宗。(九)大乘庄严论,又作庄严体义论。本颂为慈氏造,释为天亲造。总括瑜伽菩萨一地法门,而以庄严大乘为宗。(十)分别瑜伽论,又作摄散归观论。慈氏造。本论未汉译,若援解深密经中之分别瑜伽品为例,则以止观为宗。

有为法94种

r

有六种

一、者心法08种

r

一眼识
二耳识
三鼻识
四舌识
五身识
六意识

七末那识
八阿赖耶识

二、者心所有法51种

r

五十一种, 分为六位

一遍行有五

1作意
2触
3受
4想
5思

二别境有五

1欲
2胜解
3念
4定
5慧

三善有十一

1信
2精进
3惭
4愧
5无贪
6无嗔
7无痴
8轻安
9不放逸
10行舍
11不害

四烦恼有六

五钝使
一贪
二嗔
三慢
四无明
五疑

五利使
六不正见
1、身见、
2边见、
3邪见、
4、见取见、
5、戒禁取见

五随烦恼有二十

小烦恼十个
1忿 2恨
3恼 3覆
5诳 6谄
7骄 8害
9嫉 10悭

中烦恼二个
11无惭
12无愧

大烦恼8个
13不信
14懈怠
15放逸
16昏沉
17掉举
18失念
19不正知
20散乱

六不定有四

一睡眠
二恶作
三 寻
四 伺

三、者色11种

r

十一种

1眼
2耳
3鼻
4舌
5身

6色
8声
9香
9味
10触

11法处所摄色

四、者心不相应行法24种

r

即“得”等二十四法,是于色、心、心所三种的分位上假立,不与心王相应,是行蕴所摄的假法,故名心不相应行。又不相应,即不相似义,“得”等不相似于色有质碍,不相似于心有缘虑,故名不相应;生灭无常,故名为行;是行蕴所摄的不相应法,故名不相应行。

1得
2命根
3众同分
4异生性
5无想定
6灭尽定
7无想报
8名身
9句身
10文身
11一生
12二住
13三老
14四无常
15五流转
16六定异
17七相应
18八势速
19九次第
20时
21方
22数
23和合性
24不和合性

五者、无为法06种

r

有六种

1虚空无为
2择灭无为
3非择灭无为
4不动灭无为
5想受灭无为
6真如无为

五根

五境

浮動結點

浮動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