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估學生的表現

r

用assessment評估表示表現的量度用evaluation評量表示對評估結果的解釋

評量的類型

評估的方法

測量表現的目的

目標參照評估的程序

r

可以推論教學結果是否可以達到了預期的能力表現

目標和測驗的調和:效度

直接測量目標

Subtopic

設計測驗情境

注意事項

避免替換動詞改變了目標能力或行動的意思

避免改變其它要素

測驗的難度要和目標一致

不應意圖有很大的分數差界或是常態分配

「精熟」的概念

r

傳統教學的缺陷:老師將學生的目標設在不適當的低標準。意義:在提供適當的條件下,可能有90-95%的學生能夠精熟目標到「好學生」能達到的程度。

常模參照測量

r

不容易用於先備知識的診斷

老師/訓練者自編的測驗

預測性的測驗

標準化的測驗

目標參照測量的信度

一致性

三個項目

時間的信度

目標參照評估的標準

心智技能目標

規則學習

界定的概念

具體概念

識別力

認知策略

r

要求學生做問題時將所想的說出來

建設性的思考

學生被要求對於超出課堂和課本範圍的問題敘述提出新的假設

注意

要求使用學生最近剛學的

接受評估前,先表現他們學會了相關的先備知識

文字訊息

學生要能完整正確的敘明

態度

要評估的是影響力而不是精熟程度

軼事記錄、行為紀錄表、問卷

動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