カテゴリー 全て

によって 林 光章 7か月前.

132

生命教育中心課程管理-v2

遊戲化是一種運用遊戲元素來激勵和吸引人的方法,通常應用於教育、行銷和用戶體驗設計中。這種方法以增強參與感和成就感為目標,通過設計挑戰和獎勵系統來驅動用戶行為。例如,在教育中,遊戲化可以讓學習過程更加有趣,學生通過完成任務獲得積分和徽章,提升學習動力。同樣,社交媒體平台利用遊戲化來促進用戶互動,通過排行榜和成就系統增強用戶的忠誠度。

在遊戲化設計中,創造性和回饋機制是關鍵元素。

生命教育中心課程管理-v2

00

自製

遊戲化 八角分析

5社交

5. 社會影響與關聯( Social Influence & Relatedness)

所有與人相關的社會元素,包括:師徒關係、認同、友誼、競爭、敵對等。當你看到你的朋友有一個很厲害的技巧,或是擁有某個很特別的東西,你會不由自主地也會想要像他一樣。

這個驅力也包括我們必須會想靠近和我們有關的人、地方、或是活動。比方說,行銷業者透過故事的包裝,讓你在看到商品的時候回想起你的小時候,這樣的懷舊的情節可能會增加你的購物慾望,就是利用這個驅力。


6稀缺

6. 稀缺性與沒耐心(Scarcity & Impatience)

當你很想要某個東西但你又不能馬上擁有的時候。很多遊戲都有延遲的機制,像是2個小時後你可以獲得在這場戰役裡面的獎勵-但人們其實很想要「馬上」就得到即時的回饋,可是因為無法獲得立即性的報償,讓他們把這件事情掛在心上。

Facebook剛推出的時候就是運用這個概念,只開放給哈佛大學的學生使用,接著才開放給其他長春藤的名校,然後到所有的大學。因此當Facebook不再限制註冊者的身份時,人們便一湧而入地註冊,因為在那之前他們早就磨刀霍霍了!


7未知

7. 不確定性與好奇心(Unpredictability & Curiosity)

一般來說,這是一個不具傷害力的驅力,人們只是想要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如果你沒有辦法預期可能的結果,大腦或許就會不停地想。很多人喜歡看電影、電視劇或是小說,正是這個原因,不過這同時也是造成賭博成癮的因素,這個驅力也被用在像是尾牙抽獎等活動。

知名的心理學史金納箱(Skinner Box)實驗,因為出自於不確定性和好奇心,小白鼠沒辦法預測獎賞,所以會更頻繁地按壓槓桿。雖然很多人會錯誤地認為積點、記分板、徽章的獎勵機制是歸類在這個驅力之下。


8避免

8. 損失趨避(Loss & Avoidance)

與第二個(發展與成就感)相反,玩家參與遊戲是為了避免不好的事情發生,或是避免先前的努力功虧一簣。此外,當人們認為不趕快行動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永遠失去行動的機會,也是誘使行動的主要因素。

4擁有

4. 擁有和所有權(Ownership & Possession)

玩家覺得他們擁有一些東西,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要讓他們擁有的這些東西更好(像是裝備的升級),或是去追求更多的東西(獲得更多寶物、打敗更多的敵人、累積更多虛擬貨幣等)。

此外,如果玩家花了很多時間在客製化他的人物角色、圖像,他也更容易覺得他「擁有」這個角色。集點換贈品、不同景點的印章蒐集就是利用這個概念。


3創造


3. 創造和回饋(Empowerment of Creativity & Feedback)

當玩家涉入了創造的過程,他們不僅需要不同的方式去展現創意,也需要一個能夠展示創意的地方,看到相對應的結果和回饋。這就像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從玩樂高和畫畫當中獲得樂趣,並且是一種持續會感到歡樂的機制。

以此種動力作為設計驅力的遊戲者,不需要在它設計的內容中添增更多的元素以維持玩家的新鮮感,因為玩家就能在過程中自己設計出各種玩法,保持對遊戲的好奇與熱情


2成就

2.發展與成就感( Development & Accomplishment)

這是人們想要更進步、精進技能以及達成挑戰的內在驅力。在這個驅力的狀態下,「挑戰」的設計非常重要,如果挑戰沒有獲得相對應的獎勵就毫無意義。

這也是最容易設計和執行的核心驅力,也是大部份PBL系統:積分(points)、徽章(badge)、排行榜(leader board)著重之處。


1使命

1. 使命感與上天的旨意(Epic meaning & calling)

當一個玩家認為他在做一件很偉大的事情,或他被「選中」做某些事情。典型會出現的情形是,玩家投入很多時間在維持論壇或幫助整個社群的運作,像是維基百科、PTT、Reddit。

而當玩家有著「新手玩家的好運」(Beginner’s Luck)時,也會啟動這個機制,人們相信比起其他的玩家,他更有天賦,或是相信他們很幸運就在遊戲的一開始抓到訣竅,是命中註定要來破關的玩家。


課程設計 思維方向

透過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自然的互動。認識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生命教育中心 課程管理

07香氣神遊

  1. 藉由聞香、萃取精油等活動,讓童軍伙伴能了解芳香療法外,可以實際動手學習到課本上的知識。
  2. 透過調香比賽,培養團隊合作、溝通協調的能力。
  3. 在快節奏的時代中以香氛治癒心靈,透過香味,舒緩壓力重拾自我。



侯伯叡

孫楷翔

丁潔君


提醒:

0-10分

8

比賽
體察
舒緩

壓力

手作

萃取

了解

香療法

蒸餾器
小提袋
聞香紙
滴管
針管香水瓶
燒杯
精油
丁潔君
孫楷翔
侯伯叡

08樂天知命

  1. 認識中國文化易經。
  2. 透過64卦的互動遊戲來增加學員對易經的興趣和理解。


卞延君

賴韋丞


提醒:

卜卦用意

簡易卜卦

八卦

河圖洛書

各卦

八卦圖
方圓圖
卞延君
賴韋丞

09異世之旅

  1. 培養童軍的觀察能力、溝通能力、邏輯思考與分析能力。
  2. 透過遊戲中的規則,讓學員們了解遵守法律、道德與童軍諾規銘的意義。
  3. 以桌遊放鬆自身,引導學員回想規律中快樂的意義。


王卲丰


提醒:

觀察
強化

守規矩

重要

覺察

他人行為

省思自己

會玩

作弊飛娥

傷心小棧

塔羅牌

自備


作弊飛蛾桌遊
撲克牌

20

五張小桌子
大桌子
王卲丰

10做更好的自己

  1. 讓青少年了解生涯之概念,並能了解其意涵 (知識)
  2. 使青少年了解disc/big five所代表之意涵(知識)
  3. 使青少年了解生涯四大板塊之意涵(知識)
  4. 透過disc/big five,讓青少年探索自我及重新認識自己。(情意)
  5. 鼓勵青少年勇於討論與發表自己的規劃,培養勇於思考與發表的觀念(情意)
  6. 習得人生四大板塊規劃與disc/big five解讀,使青少年能思考與規劃生涯 (技能)



曾楷傑


建議:

提醒:

書寫
分享
如何

使用

四大板塊

認識自己

人生與生涯

Big Five問卷

640

大字報
明信片

40*16=640份

便利貼

(8色)*7包=8*7包

曾楷傑

11自我實現 我是誰

從對他人的仰慕、自我的認知,到對自我內心價值的建立與追求,一步步為自己規劃出最美麗的未來藍圖,許自己一個正向美好的未來。


給自己

未來的期許

學會

九宮格分析

看人

觀己

12火山不爆發 情緒管理

藉由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情緒帶給人的感受,從中探討情緒與溝通的關係及價值。



表演
處理
覺知
認識

情緒

椅子

1

06科學偵探

  1. 藉由刑事鑑識體驗,讓童軍們學習指紋採集及多波域光源燈的基礎使用技巧。
  2. 透過活動培養細節觀察力、激發解決問題及團隊合作能力。
  3. 增加童軍們的科學知識和技能,在娛樂中學習,使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


提醒:


討論
促進

團隊合作

提升

分析技能

觀察力

多波光源燈

應用

如何採集指紋

手套、塑膠鑷子、立式號碼牌、採集棉棒、模擬證物(空酒瓶、假刀…)。
多波域光源燈組、護照、身分證、紙鈔。
指紋粉末、指紋刷、透明膠帶、紀錄卡(自製)。
潘瑄
高苙瑋
陳俊樺
張成嘉
張嘉容
呂旻峻

05反轉生命

1.透過反毒宣導及遊戲,讓童軍伙伴經由討論、操作培養童軍分析判斷的學習及操作能力。

2.藉由此遊戲讓學生了解自制的意義與重要性,進而培養自助助人的精神與行動力。


陳莘芃

吳亭儀


提醒:

習得

防詐之術

毒品防制

行的安全

吳亭儀

04星火燎原

透過消防裝備器材、著裝體驗、報案模擬、救災體驗、火災類型及滅火選擇等,讓童軍伙伴對用火安全有進一步認識並能防範災害發生。


陳莘芃

揭靖穎


提醒:


體驗

救災

困難

辛勞

火場自救

如何防範火災

如何滅火

如何報案

消防衣帽鞋
水箱車
揭靖穎

03烈焰先鋒

消防車、裝備器材、著裝體驗、報案模擬、119通報系統


陳莘芃

揭靖穎

02守護彼此

透過教導及實際操作止血包紮、骨折固定、傷患搬運、休克、中毒、中暑等處置,培養童軍伙伴自救救人之能力。


陳莘芃

陳宥霖

黃平金

張郁玲


提醒:

示範

簡易急包

內含物

處置

中暑

中毒

休克

傷患搬運

止血

包紮

桌子

3

彈繃
三角巾

35

張郁玲
黃平金
陳宥霖

01生命之鏈

透過教導及實際操作成人/兒童/嬰兒CPR+AED、哈姆立克等技能,培養童軍伙伴自救救人之能力。


陳莘芃

許涵茜

陳亭安


建議:


遊戲化程度
避免
未知
稀缺
社交
擁有
創造
成就

7

使命

5

方式
情境提問
操作
解說
遊戲
目標
會評估

心跳

意識

呼吸

知道

生命數字

會操作

哈姆立克

CPR+AED

器材
椅子

4

長桌

2

AED
安妮

6

設計者
陳亭安
許涵茜
陳莘芃